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

挽救母語,請大踏步前進

        民視無限台五月二日播出多年前賣座極佳的鄉土電影「稻草人」,內容描述二次大戰中日本統治台灣時期,鄉下一戶人家生活困苦的情景。導演以反諷的手法,烘托台灣人現實生活的悲苦與無奈,情節幽默逗趣感人,緊緊扣住所有觀眾的心田。
        記得當年在漆黑的電影院裏,我也隨著劇情的起伏而喜而悲、又哭又笑。多年後再看這部電影,捧腹歎息之餘,更深一層的感觸卻湧了上來……。
        為什麼電影的主題是台灣,對白的主體卻是北京語?即使演員清一色是舊住民,那濃濃的「台灣國語」也增添不少電影本身的台灣味。然而,為什麼只有在人名或稱謂時才使用台語?尤其令人痛心的是;同一部電影中日語的對白反而可以突破禁忌一字不漏不改的照說。世事荒謬,莫此為甚。是這樣的感觸深深籠罩著我。
        數十年來,台灣的民主運動在重重的困境中不斷邁進;萬年民代鞠躬下台、戒嚴解除、總統民選、民主政治的最後一道符咒刑法一○一修正。彷彿台灣的民主化終於成功了。然而,為什麼我心中不安的因子依然蠢動?
        前一陣子,教育部召開國語拼音的改革會議,與會的基層教師多數反對廢除ㄅㄆㄇ的注音符號,反對的理由是習慣使用不便改革。一個單純、保守的想法就推翻所有台灣瀕臨消失的母語的一線生機。是源遠流長的文化生命不重要,還是台灣人已經變成十足的消費動物?
        我從事教職多年。剛開始,由於校方堅持接聘書的條件是必須同時擔任日夜校的導師,因而有機會接觸不同性質的學生團體。不久我就發現;夜校生之間幾乎都使用台語交談,日校生則台語、北京語平均各半。最近幾年,這種情形已逐漸轉變成夜校生大多以北京語交談,日校生則幾乎全部使用北京語,偶而難得聽到的幾句台語,經常是學生們在情緒高漲憤怒之時才冒出的三字經。一葉知秋,這種現象究竟傳達什麼訊息?
        縱使全部純正台語發音的連續劇,已經堂堂登上八點檔。縱使吳念真、苦苓等台語廣告影片的產品大發利市。但,這恐怕只是台語復興的一種假象吧!真實的生活情境是我們的台灣囝仔—這些新新人類,只有在氣憤乖張的情緒中才使用自己的母語—三字經的母語。於是,台語—粗鄙、低俗的文化象徵,又再一次的被烙印。
        最近教育部表示九○學年度全國國小三年級的學生將「選修」母語課程。我們很欣慰教育部終於將母語課程正式提上檯面,母語的札根工作總算有了眉目。但又為什麼只是選修而不是必修呢?選修意味的是不一定要修,看來當局不過是畫餅充饑、虛晃一招敷衍我們這群「吵鬧的孩子」而已。
        挽救母語,刻不容緩,我們誠摯呼籲:請採取最有效的方針大踏步前進吧!       
    (原文刊於《台灣教師》331999.5.25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